近年來,隨著跨境人民幣業務各項政策相繼出臺,跨境人民幣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需求迅速增長,對金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央行于10月8日推出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除了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起到支撐作用外,CIPS還將為直接參與者提供日內的流動性支持。
2009年以來,央行陸續推出一系列政策,便利人民幣跨境貿易投資和使用,深化雙邊貨幣合作。通過“代理行模式”和“清算行模式”等多種方式支持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目前,人民幣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和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迫切需要建設基礎設施支撐業務發展。
為滿足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需求,進一步整合現有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渠道和資源,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效率,經過充分論證和研究,在境內有關商業銀行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央行于2012年啟動建設CIPS。黨中央、國務院對CIPS建設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體系”。
CIPS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采用實時全額結算方式,為跨境貿易、跨境投融資和其他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清算、結算服務;二期將采用更為節約流動性的混合結算方式,提高人民幣跨境和離岸資金的清算、結算效率。
據
42crmo無縫鋼管檢測員檢測,
央行批準CIPS在大額支付系統開立清算賬戶,該賬戶是CIPS所有直接參與者的共同權益賬戶,賬戶內的資金屬于所有CIPS直接參與者,并按照CIPS中的賬戶余額享有對應的權益。CIPS在大額支付系統開立的清算賬戶不允許透支,日終余額為零。直接參與者加入CIPS時,運營機構同步為其在CIPS開立賬戶。該賬戶不計息,不透支,日終賬戶余額自動劃回到該機構大額支付系統賬戶,日終賬戶余額為零。
CIPS的建成運行是我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人民幣國內支付和國際支付統籌兼顧的現代化支付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CIPS符合《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等國際監管要求,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CIPS的另一項功能是在與大額支付系統和全國同業拆借中心的交易平臺結合后,可為19家直接參與銀行提供日內的短期流動性支持。據了解,日間,CIPS直接參與者可以通過大額支付系統利用注資、調增和調減等方式從本機構在大額支付系統的賬戶獲得流動性。此外,各直接參與者還可以利用現有的全國同業拆借中心的交易平臺,按照有關規定通過同業拆借方式獲得流動性。
作為CIPS的重要輔助功能,其直接參與者可獲得日內的短期流動性支持,這有助于金融資本市場的穩定。